为进一步完善北校区3#教学楼(校史馆)消防设施更新改造建设方案,确保项目兼具文化内涵、功能实用性与工程规范性,10月13日上午,保卫处组织召开北校区3#教学楼(校史馆)消防设施更新改造项目论证会。会议邀请宣传部、项目设计单位团队以及消防领域相关专家参加,直面项目关键问题,协同研讨解决方案,凝聚多方共识合力,为项目高效启动筑牢前期根基,保卫处副处长汪勇攀主持会议。

论证会伊始,安全防火科科长董拉飞介绍项目背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项目前期已开展专项勘察,初步方案聚焦“火灾预警、初期灭火、人员疏散、文物防护”四大核心需求。全体参会人员前往校史馆开展实地勘察,在建筑内部,消防领域专家与设计单位围绕“文保元素保护”“消防措施可行性”展开细致勘察。汪勇攀指出“文保建筑消防改造,不能简单套用普通建筑标准,必须在‘保护优先’前提下实现消防安全升级”。

参会人员结合方案与实地勘察情况,从“文保合规性、消防有效性、技术可行性”三个维度深入讨论,为项目“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明确改造措施对建筑历史风貌的影响程度。汪勇攀强调“校史馆作为文保建筑,既是学校历史文脉的载体,也是师生消防安全的重要场所,此次消防提升改造工程,必须坚守‘文保不打折、消防不缺位’的原则,绝不能为追求消防效果而破坏历史遗存,也不能因强调文保而忽视安全隐患。”

最后,保卫处处长毛友林做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参加此次论证组专家的专业指导、设计单位的细致工作表示感谢,并强调:守护文保建筑,就是守护学校的历史根脉;保障消防安全,就是守护师生的生命安全。”保卫处将以此次论证会为契机,加快方案优化,力争改造进度,让校史馆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具备更完善的消防安全保障,真正成为“文脉永续、安全无忧”的校园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