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安保动态

校园里最美的逆行者

2020年初,一场罕见的疫情不期而至,面对看不见的敌人,一场宏大的全民联防联控战“疫”拉开序幕。

伟大的人让人敬仰,平凡的人让人感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一群无惧生死的逆行者,他们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他们没有专业的防护设施,甚至战“疫”初连最基本的防护口罩也没有,却无惧感染的风险;他们很平凡,却日夜守护着校园的安宁;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日复一日重复着繁琐的防疫工作;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义无反顾的奔赴防疫第一线,守护着校园的安宁和防止疫情的传播。他们就是不分昼夜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校园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的校园最美逆行者

b79d6e2e095d78ef4cf3b513bbea739.jpg

若有战 召必回

彭翔,北校区校卫队一名普通的校卫队员,家住武功县武功镇洛阳村,在校卫队从事夜间巡逻工作,同时还要肩负每天晚上在大门口的夜间盘查测温、登记工作。彭翔一家五口人,有年近70的老父亲和其爱人及两个孩子,彭翔是家里的顶梁柱。在疫情发生后,由于各地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严格的疫情管控工作,所有村镇小区人员采取严格管控,所有人员只进不出,他完全有理由请假不上班。况且适逢春节,与在外地求学春节回家的孩子共享天伦之乐是中国每个普通家庭的奢望,对于长年从事保卫工作,本就聚少离多的他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由于大部分校卫队员都分散居住在附近村镇,使部分队员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能按时上岗,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不足压力骤然增加。由于前期协调和通行事宜尚未到位,他也面临着出不了门,上不了班的尴尬境地。

1月26日,在保卫处下达全处停止轮休召集人员返回上岗的命令后,面对家人的劝解和不理解,他说:“学校距离我居住地相对较近,目前很多人暂时回不来,正是用人之际,我不去,巡逻和疫情检查工作肯定人手不够”。在安抚完家人后,他毫不犹豫的主动请缨,坚决要求按时返回学校担负疫情防控任务和巡逻任务。面对村子每天疫情严格管控人员难以进出的形势,从武功到杨凌的道路更是严格盘查,禁止通行,他在多次与管控人员沟通难以通行的情况下,为了每天到达学校,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他不顾严控的现状,每天提前3个小时从家中出发,推着自行车绕开村里和县际道路盘查点,甚至绕道武功镇,赶往学校上班。原来与学校一河之隔仅2公里需要20分钟就能到单位,因道路封闭,每次要绕行数十公里,才能保证准时到达工作岗位。

由于每天接触不同的进出人员,感染风险极大,因此,他每天回家后,为避免接触传染,他自己独处一室,吃饭都是让爱人用专碗专筷放在门口的小饭桌上吃。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一件事。在保卫处,像彭翔这样在疫情联防联控的关键时刻,舍小家顾大家的校卫队员比比皆是,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不论白天黑夜,坚守工作岗位,以校为家,把学校和师生安全当作事业追求来干的普通校卫队员,才有了校园的安宁和谐。

0f2bf9dc8a89c68f2b9859309e94965.jpg

舍小爱 筑大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保卫处按照学校疫情联防联控安排,以“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精神,迅速动员部署,各个校区都迅速联系休假人员返岗,以加强门岗值勤和校园封闭查验工作,做好校园疫情防护工作。

学校大门出(入)口作为学校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疫情检验检测是做好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在面临这种突发疫情,人人自危的情况,广大保卫人员却能够舍小家,顾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和家庭实际困难,毅然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之中。南校区校卫队副队长周松会,其伯父因病于元月22日(腊月28日)去世,按农村习俗春节封丧后,拟于元月31日(正月初七)下葬。保卫处下达停止轮休,全员上岗的命令后,他知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保卫人员严重不足,自己值班不仅绝对不能离岗,而且要动员校卫队员按时上岗并给他们做好表率作用,他强忍悲痛,在与家人沟通说明情况后,在值班室默默向家的方向深深的三鞠躬,以表达对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伯父的哀悼。随后,他和大家一起,组织留守值班的同志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在没有任何工具和材料的情况下,带领队员出主意、想办法,还动员队员各自从家里找能用的绳子之类物品,对南校区东围墙和幼儿园东南角围墙缺口进行了及时封闭,并加大对南校区东围墙的巡查警戒力度,杜绝无关人员出入校园。

b85b522a43ca05212eccc26a7924622.jpg

讲原则  尽责任

1月30日,正在北校区北门值勤的冯红禄,挡住了一辆拟从北门进入校园的职工车辆,他严格执行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下达的封闭校园,禁止车辆从北门出入的决定,对这名职工予以耐心细致地解释和劝阻。但该职工十分不理解,抱怨说:“我车上拉的就是防疫用的口罩,绕南门太远,你把门开开让进去就行,也没人看见”。冯红禄不愠不燥,继续耐心细致地解释说:“疫情当前,没有特例,请自觉遵守学校的规定。眼看北门进不成,临走该职工说:“你们不让进也行,我车上拉的这些口罩一个也不给你们用”。冯红录说:“对我有意见您可以向学校和保卫处反映,尽管我们目前还缺少口罩,但学校的禁令不能违背,请您绕南门进入”。

作为疫情防控一线的保卫人员就是这样,在疫情之初每天的防护物资只有一次性口罩,按规定4个小时必须更换和处理再用,他们却一连几天重复使用。在无其他防护服和隔离衣等保护的情况下,他们不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还要面对严控初期诸多的质疑和不理解,甚至冷眼。但是,我们的队员却无怨无悔,仍然坚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正是他们每日严格的坚守,重复着盘查登记、测温、提醒的职责,才为阻击疫情向校园蔓延筑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线。    

     d828b0779701f28f9fbded0b4eed696.jpg

有担当  讲奉献

共产党员李军儒,春节前在配合消防队清理校园马蜂窝过程中,不慎导致右足侧面骨折,一直在家病休。他从保卫处微信工作群了解到停止轮休全员上岗信息后,在伤病未愈的情况下,不顾伤痛,积极做好家人思想工作,主动要求返岗参加疫情值班。校卫队劝他遵照医嘱继续在家养病,减少活动,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随后,他强忍伤痛,一瘸一拐的来到学校,坚持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大事看担当,小事看人品。正是这样一群普通的保卫人员,他们在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每天每时每刻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检测体温、登记,全力做好重点疫情区域和外来车辆的劝返和人员管控,以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面对枯燥无味,重复单一的工作,保卫人员无怨无悔,以勇于担当和牺牲的精神,做到坚定信心、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据统计,截止2月17日,全校六个校区共劝返车辆373辆,查验进入校园教职工7559人、学生31人,查验进入车辆1980辆。劝返无证人员371人。

fe7af01a91a595105bddbd6158a5a21.jpg

清代山阴人金缨所编《格言联璧》,有“人生四看”之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说的是,在人生各种关口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胸怀、修养和境界。这些保卫人员无论干部职工、党员群众、正式工还是计划外用工,他们普遍学历不高,却有刻在骨子里一种自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明职守责,勇于奉献。他们克服了心中的恐惧和不安,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抱着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的信念,勇敢坚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天每时每刻,他们都以高度的热情,尽心履职,为校园疫情防控默默地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是这些心系校园安危,无怨无悔,舍小家、顾大家的平凡普通的“逆行者”,为校园的安宁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给了我们向上的力量!相信2020年的春天即将到来!